专家解读事故现场土壤修复 五种方式处置废弃物
发布时间:2024-01-28 15:47:44 来源: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昨天下午,市环保局就“8·12”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与场地修复召开专家解读会。参加会议的专家介绍,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积极进展,按照“分步实施、分区推进、分类处置”的工作方针,用五种方式处置现场八大类废弃物。
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吴光亮介绍,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区域最重要的包含事故核心区18.8万平方米,南外扩区10.8万平方米,北外扩区16.5万平方米,外围区绿化带11.1万平方米,总计超57万平方米。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对象包括可回收金属废弃物、散落的化学品、沾染化学品的废弃物、燃烧遗留物、建筑垃圾、事故区域被污染土壤、事故区域外围绿化带被污染土壤、事故周边区域尚未被识别的其他废弃物及可能污染的土壤共8类。
吴光亮介绍,依据废弃物性质、特点,分别采取了金属洗消后用于钢铁冶炼、可利用化学品由生产企业回收、危险废弃物委托专业公司处置、小颗粒建筑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大颗粒建筑垃圾洗消池内洗消达标回用等五种方式办法来进行安全处置。
关于场地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工作,吴光亮介绍,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进入实施阶段。场地污染修复方案已通过专家三轮评审,目前正按方案要求在已具备条件的北扩区、外围区绿化带及炸坑周边区域布设监测点位,进行场地采样监测。下一步,将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及程度,进行风险评估,按专家组审定的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方案。
“现场处置充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严格依照国家的规范和标准,按照现场调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批准实施、组织验收、全程监督6个环节实施。”吴光亮强调说,“要确保不留任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8·12”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与场地修复专家解读会上,爆炸现场废弃物处置与场地修复专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发生就土壤修复进行了解读。
李发生认为,爆炸现场土壤修复处理起来有三个有利条件。首先,现场土壤主要污染物是氰化物,氰化物在土壤中和水体里有很好的降解活性。若遇到比较有利的水体环境,一两天内就能降解一半。而北方地区降水相对偏少,向外围扩散趋势减缓;事故发生地在海边,湿润度较高,有利于氰化物的自然衰减。其次,现场地面环境更有助于氰化物的处置,由于大部分地面是放集装箱,表层覆盖着一层水泥,有的地方水泥厚度达0.8米,有效阻止了氰化物向垂直方向挪动。此外,我国在污染场地的治理方面,特别是有关标准、监测规范、风险评估导则、修复指导等方面形成了相应的规范,这也为爆炸现场的处置修复提供了支持。氰化物处置有很成熟的做法,特别是在被氰化物污染了的土壤修复方面手段上是成熟的。
土壤修复后,能达到什么标准?对人体有无危害?针对这些市民较为关注的问题,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吴光亮介绍,土壤修复是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的,修复后土壤中氰化物含量仅有9.8毫克/千克,达到展览馆的标准;而一般公园土壤中氰化物浓度标准则为300毫克/千克。
记者了解到,爆炸现场土壤的处置和修复,首先要做鉴别,再分类处置。在不同的地段,按照有关标准设置取样点的数量和位置,比如在跃进路一侧的土壤中,监测点位就会密一些,在水泥地面覆盖的区域,点位就会少些。根据土壤样品的浓度,实施不相同的处置方式,浓度较低的,直接洗消就能达到标准;浓度高一些的,运到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置焚烧。“氰化物经过高温焚烧,中间不会产生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会完全分解掉。”吴光亮说。
经过修复后含有氰化物的土壤对人体有无影响?“国家对不同使用性质的土壤中的氰化物浓度,有相应的要求,展览馆土壤中氰化物浓度标准是最严的,事故现场土壤修复后能达到展览馆的标准。公园土壤中氰化物浓度要求低于展览馆,市民天天逛也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所以对修复后的土壤,市民也完全不用担心。”吴光亮说。
记者在专家解读会上了解到,事故现场的积水都已基本被清洗整理干净,达到四类水标准后外排,“大水坑”中的水在两三天内就能处理完毕。
爆炸现场废弃物处置与场地修复专家组组长、市环保局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介绍,事故现场对地下水的监测点位选择是依照国家规范来实施的,每个区域设置一组井取样本检验测试,每一组井至少有三个取水点,每个点分层取样,最深处达到了18米。“目前,在已经取样的18米深的地层中,基本未曾发现污染物。”包景岭说。
据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吴光亮介绍,目前“大水坑”中的水已外运了一半多,预计两三天内就能处理完毕。被污染的水被外运到周边的破氰处理装置中集中处置,每个罐车的水都要经过检测,保证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后再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