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20多天这部法规就将正式实施!是时候了解和土壤污染相关的事了

发布时间:2024-03-28 02:10:53   来源: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原标题:只剩20多天,这部法规就将正式实施!是时候了解和土壤污染相关的事了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今年的主题为“土壤污染解决方案”。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就将实施。小编今天就和诸位聊聊和土壤污染相关的事。

  土壤污染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相较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其实际危害(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污染的土壤做修复势在必行。土壤污染的防控难点在哪里?主要的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我国土壤修复的现状如何?本文对此做了一下梳理。

  土壤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土壤污染防控的难度非同一般。土壤具有吸附性能,能够最终靠多种途径吸纳各种污染物。由于其本身是一个高度不均匀体系,一旦污染,去除和降解其中的污染物就十分困难。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若污染物的浓度积累到某些特定的程度,超出土壤可能接受的污染物质总量,不仅对土壤ECO本身产生损害,还能通过挥发、侵蚀等方式侵入大气和水体,进一步污染别的环境,成为持续污染源;也可通过生物富集等方式到达人体内,危及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的潜伏性也导致土壤污染行为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阻隔、控制,待到发现时,污染已经很严重。

  物理修复技术是最通用的土壤修复方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使土壤恢复可使用价值,最重要的包含物理分离修复、蒸气浸提技术、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热解吸附技术、电动力学修复等。物理修复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持续高产出等优点,其缺点是使用成本高、破坏土壤颗粒组成。

  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加入到土壤中的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一定的氧化、还原、吸附、沉淀、聚合、络合等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被降解、毒性被去除或降低的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淋洗修复、化学固定修复、溶剂浸提技术、原位可渗透反应墙等,具有时间周期短、易操作、目的性强、发展较早、相对成熟,可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处理费用较高、处理工程偏大、有几率存在二次污染等缺点。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脂肪酸等无毒物质的修复过程,最重要的包含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与化学、物理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一是费用少,仅为传统化学、物理修复费用的30%~50%;二是操作简单便捷,环境影响小;三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四是可用于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五是可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与其他技术结合弹性大。其缺点是耗时长,运行条件苛刻,对污染物有选择性,低生物有效性、难降解性常使生物修复技术不能进行。

  近几年,我国格外的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多重利好政策及资金激励下,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环境监理全过程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土壤修复行业起步,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4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规模为20亿元,2015、2016、2017年资金规模分别为37亿、96亿、160亿元。长久来看,在中央资金的带动作用下,随着土壤修复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整个产业可达万亿规模。大量企业进入土壤修复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企业从2010年的10多家迅速增长至2018年的2000多家。土壤修复产业内部的洗牌重组日益加剧,优胜劣汰促进产业重构升级,驱动产业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未来有望产生若干综合能力强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尽管如此,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仍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亟待解决: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制度,但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衔接机制,缺少由自然资源、城乡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制定的配套实施细则,导致实际中难以操作,政策落地受影响。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非常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企业良莠不齐,大多数企业不重视土壤污染调查,低价中标盛行,调查评估报告质量不高,甚至弄虚作假,土壤修复项目验收评价五花八门,修复不到位与过度修复问题并存,行业较为混乱。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刚刚起步,缺乏修复领域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技术特色突出的实力型修复企业不多。同时,土壤修复大多采用国外成套设备,购置成本比较高,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很多技术的工程转化,限制了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当前环保力度空前之大,很多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将实施搬迁或关闭。化工企业搬迁、关闭后遗留下的疑似污染的地块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公众高度关心的问题。就化工污染地块的土壤修复而言,应当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土壤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并非短期内能解决。类似焚烧这种“短平快”的处理方法因使土壤丧失了自身功能,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不具有通用性。土壤污染不应该盲目修复,而是要控制风险。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的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在后续的污染防治过程中,应当在坚持预防优先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风险管控为主线的防治思路。治理修复时可优先考虑通过延长时间来减少相关成本,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降解等方式来逐步修复。例如针对成本较低的生物法,市场应加强研究,推动工程应用。

  土壤污染防治法虽然明确了污染场地的责任主体,但鉴于土壤修复的高昂成本,多数企业无力承担,尤其是无污染责任人的污染地块,这些最终都由地方政府买单。当前政府债务控制严格,国家应加大土壤污染防治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加快设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集中用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第三方市场的规范、壮大将大大降低土壤修复成本,提高土壤的修复效果,利于开发和应用更低成本、更有操作性的修复技术;对样品检测、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单位要逐步明确、提升技术和质量发展要求;对工程公司要建立市场倒逼机制,使其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低成本地完成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