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观 以生态“智治”护碧水蓝天

发布时间:2024-09-17 05:05:11   来源: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产资料,人类活动、非法侵占、过度开采、污染、自然灾害等,都会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将被动抢救自然资源转为主动预防、改善、保护的态势,实现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倡导的深入贯彻。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人力调查统计模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海量基础数据与调查统计数据的积累,也将为马上就要来临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自然资源管理打下基础。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公布,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介绍相关情况。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上线交易。“目前,市场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截至去年底,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行,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利用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分配,将碳减排目标要求直接分解到企业,使企业成为减碳的主体,压实了企业责任,实现了对第一大碳排放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效控制;碳市场为企业履行减碳责任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降低了行业和全社会的减碳成本,随着覆盖行业范围逐步扩大,碳排放资源在不一样的行业间优化配置,将最终实现总减排成本最小化。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参考,促进了气候投融资工具创新,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投融资提供了基础支撑、资金支撑。”赵英民表示,围绕碳市场,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条例》最直接的目的,是为全国碳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说,《条例》坚持全流程管理,对构成碳排放权交易的要素和各主要环节做到全覆盖,力求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保持必要的弹性,为探索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保障碳排放市场政策功能的发挥。(人民日报)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通报了今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5%,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2%,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

  在重点城市排名方面,1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和贵阳等城市(从第1名至第20名);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依次是菏泽、咸阳和安阳等城市(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此次排名中,首次将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一并公布,值得关注。

  1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中,河南省共有10地进入后20,数量最多,占比已达一半。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确保到2025年全省PM2.5浓度低于42.5微克/立方米。深入推动市县空气质量提升进位行动,推动省辖市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整体前移。从1月来看,河南省整体排名不容乐观。后20位分别是安阳市倒数第3位、商丘市倒数第5位、新乡市倒数第6位、周口市倒数第8位、鹤壁市倒数第10位、漯河市倒数第11位、焦作市倒数第12位、平顶山市倒数第16位、开封市倒数第17位、许昌市倒数第18位。(中国环境APP)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建筑垃圾就地分类及再利用技术标准等13项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9〕154号),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了行业标准《智慧环卫系统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下称《标准》)。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8日。

  《标准》旨在提高环卫管理智能化水平,统一智慧环卫系统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推进智慧环卫系统的建设,适用于国家、省级、市(区、县)级智慧环卫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和维护。企业智慧环卫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和维护可参照执行。其中,智慧环卫系统是指应用互联网(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loT)、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分析(Big Data)、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环卫管理系统。

  《标准》指出,智慧环卫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应以需求为导向,遵循因地制宜、安全高效、技术先进、运行稳定的原则。智慧环卫系统应按照分层设计、模块构建的原则进行建设,基本框架宜由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和运维服务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构成。智慧环卫系统分为国家、省级、市(区、县)级三级,应根据其管理层级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系统配置,采取分级分权限管理,实现不同层级间联网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第一总河湖长孙绍骋,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总河湖长王莉霞日前签发2024年第1号总河湖长令,按照审签的《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2024年内蒙古将围绕7大方面23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工作。

  按照总河湖长令,内蒙古重点从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强化各级河长办能力建设、强化流域统筹和部门共治等工作发力,进一步深化完善河湖长制。重点从认真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扎实推进深度节水控水、持续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着力解决“大水漫灌”问题等工作入手,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方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通过不断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严格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有序推进河湖健康评价和幸福河湖建设等工作,加强河湖(库)保护治理,提升河湖水域岸线年在松辽流域建成幸福河湖不少于10条(段)。

  总河湖长令明确,加强水污染防治,纵深推进减排治污,重点安排推动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深入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强化水环境治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重点持续推进地表水断面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等工作。推动水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重点持续抓好“一湖两海”等重点湖泊治理保护、扎实做好重点河湖生态补水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抓好重点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等工作;加强执法监管,推动工作落实落细,重点持续开展联合执法、严格河湖长制督查考核等工作。(中国环境APP)

  为全面赋能各领域对地理信息的资源利用效率,我局以“地理信息中台”理念、GIS技术和应用需求为基础,以构建地理信息产业生态体系为目标,持续打造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项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构建了全市统一的、唯一的、权威的、鲜活的基础地理信息“智慧底板”,并成功入选“2023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

  构建安全支撑基础环境。基础软硬件采用全栈国产的华为云,设计了四横两纵体系架构,建设了统一的政务网络站点平台、基础资源平台、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统一信息资源平台,运维保障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了安全稳固的云支撑基础环境。在华为云的基础支撑环境之上,通过云管理平台与华为云资源管理系统来进行无缝对接,进一步结合容器化技术,实现了云GIS服务的弹性伸缩能力,提高了时空应用的硬件资源调度效率,为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的高性能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打造全局时空数据视图。平台设计了面向智慧城市多层次治理的多粒度地理实体分类模型,形成了统一的智慧城市时空数据分类体系,基于地理实体的位置唯一性和地名地址的语义唯一性,构建了多源时空数据的关联融合方法,形成了全局一致的时空数据视图。设计了18级地址体系,建立门牌号地址和现实世界中小区院落、建筑物等地理实体间的多元关联关系,融合千万级行业地址和亿级运单地址形成学习样本,解决“一址多义”问题,破解多源地址归一化难题。

  构建好用地理信息中台。设计了基于GIS微服务的应用发布与管理技术,从平台架构层面实现开放核心资源、定义业务标准、支持合作伙伴应用开发,为构建时空应用生态体系提供基础支撑能力。提出了第三方引擎服务接入中控标准,构建了异构GIS服务中心,支持异构GIS的一体化管理与运维,实现了不同GIS平台能力的扬长避短,协同打造了全南京市地理信息资源最丰富、最权威的“地理信息中台”。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去年以来,合肥市围绕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搭建生态环境智慧管理体系,不断的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去年1月至10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4%,优于全省中等水准。去年前三季度,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40余个已监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

  监测更完备,搭建实时、实景的数字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体系。合肥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相对完善的天地空一体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充分的发挥“电子哨兵”技术支撑作用。其中,水环境方面,建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178个,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已形成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水质监测体系;在环巢湖重点河流设置283个视频监控点,并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水华遥感监测、黑臭水体监测等场景相结合,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大气环境方面,全市已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226个秸秆禁烧高空远程视频监控点等。辐射环境方面,在全省率先建成放射源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搭建放射源在线套辐射剂量在线家重点核技术应用单位,实现254枚Ⅳ、Ⅴ类放射源在线监测。

  管理更有力,搭建联通、联动的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合肥市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实现所有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全面接入”、监控画面“一屏集成”。横向推动环境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共享交换,无缝对接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接入工地扬尘、雨污管网、气象信息、城市空间信息等有关数据,打破“数据孤岛”。目前接入中心各类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近40个,对接巢湖管理局、城乡建设局、水务局等部门共享数据,总接入量达21亿条,做到海量、多源、异构的环境数据纵横贯通。

  应用更深入,搭建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智慧化场景应用体系。建立巢湖水环境智能决策模型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河道远期水质改善的场景预测模拟以及突发性污染事件模拟,对断面水质、污染负荷做综合分析、预测,实现水质智能实时监控和预警。构建“慧”治藻应用场景,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整合多部门各类数据,实现对巢湖蓝藻水华的预警预报,精准管控其变化趋势。构建“天地空”一体化大气环境计算模型体系,通过建设人工智能预报模型、污染特征分析模型、机动车排放业务指标模型、大气环境评价分析模型,对全市大气质量数据来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大气污染防控预警能力,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金台资讯)

  日前,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安会)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举行。本届会议开幕前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气候危机造成的全球风险持续不断的增加,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正在突破关键防线,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增加。

  多名与会人士指出,发达国家不兑现承诺、不履行义务,在气候问题上失信于全球南方,必将加剧全球分歧,拖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发达国家应该尽快带头行动,而不是空口承诺。

  COP28进行的首次全球盘点显示,全球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距离目标仍有差距,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其率先减排义务、未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的承诺是重要原因。

  根据《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排放量大的发达国家必须首先采取行动,迅速减少排放,较富裕的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资金。

  但在目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关切还没有正真获得充分重视和解决。在减排领域,按照2022年4月发达国家最新通报的温室气体清单,截至2020年,一半以上的发达国家缔约方距离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国家仅仅完成了承诺减排目标的一半,还有一些国家不仅没有实现减排,还出现了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长。

  对于排放量较低、极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国家,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是第一个任务。长期以来,全球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进展严重滞后,适应目标至今不明,发达国家未提供充分有效支持,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脆弱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11月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指出,目前发达国家筹集的资金远远不足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估计仅为发展中国家所需适应资金的十分之一到十八分之一。

  此外,在实施手段和支持领域,发达国家给予的相关支持十分有限,且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资金问题是制约发展中国家采取对应行动的最大障碍。2009年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还没兑现。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方面,低收入国家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投资和发展机会长期得不到足够关注。《报告》以非洲地区为例指出,尽管非洲国家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潜力巨大,但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仍然微薄。例如,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能资源的60%,但太阳能装机容量仅占1%。(法治日报)

  国家级都市圈在2023年快速扩容,一年增加了7个,相当于前两年批复的总和;而且都市圈的经济总量也在扩张,两个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去年已经突破5万亿元。最近,有3个都市圈发布了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2023年GDP分别为5.1万亿、3.37万亿和2.78万亿元;另外,深圳都市圈虽未官宣,但是也突破了5万亿元。

  近日,南京都市圈建设办公室官微公布消息称,2023年南京都市圈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49.46亿元,占全国比重约4.0%。这是首个宣布GDP突破5万亿的都市圈。2019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39997.54亿元。也就是说,4年内,南京都市圈增长了一个万亿。

  需要说明的是,南京都市圈是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也是首个跨省都市圈,规范范围2.7万平方公里,含拓展范围为6.6万平方公里。5万亿的经济体量是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个设区市,以及常州下辖的溧阳、金坛两个区县。

  实际上,在南京之外,还有一个都市圈在去年GDP突破5万亿,就是刚刚获批的深圳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深圳、东莞和惠州2023年GDP分别为34606.4亿、11438.13亿和5639.68亿元,经济总量超过南京都市圈。(第一财经)

  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3年,我国能源投资保持迅速增加,据监测,全国在建和年内拟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8万亿元。分类别看,常规项目和新业态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6%和152.8%。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8.5%、13.6%、22.5%。

  新能源投资迅速增加。2023年,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34%。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6700亿元,河北、云南、新疆3个省区的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100%。风电完成投资额超3800亿元,辽宁、甘肃、新疆3个省区的陆上风电投资加快释放,山东、广东2个省份的新建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集中释放。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23年,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我国贡献超过50%。

  支撑性调节性电源投资较快增长。2023年,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12%。在建核电项目全方面推进,年内新核准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大型水电项目投资持续恢复向好。

  能源新业态投资增势强劲。综合能源完成投资额迅速增加,西北地区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快速推进。山东、湖南、广东、重庆、甘肃、新疆6个省(区市)的电化学储能投资快速地增长。内蒙古、新疆的一批绿电制氢项目有序推进。(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