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介 《国家治理》2023年4月上

发布时间:2024-03-05 19:04:59   来源:  小9直播平台/媒体聚焦

  青年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深刻阐明了青年工作的关键性地位和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习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和年轻干部成长进行了深刻阐释,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准确把握并遵循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关键。青年时期是创造力活跃、知识积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易受影响的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地发展、多元文化冲击、信息爆炸式传播、竞争压力等外部因素,青年难免会产生社会焦虑和思想困惑,出现价值观的彷徨。要从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出发,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青年,充分重视青年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困惑,引导青年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年轻干部是青年群体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培养事关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于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历史时期,有着新的成长环境,面对新的困难障碍,也存在特定的问题不足。同时,当前在年轻干部培养方面还存在培养选拔方式有待规范、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成才规律研究有待深化、评价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我们正视年轻干部成长存在的问题、年轻干部培养机制的不足。应一直在优化细化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制度,推动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跑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赛。

  本期《国家治理》聚焦新时代青年工作与年轻干部培养,邀请权威专家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研讨,为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和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出谋划策。

  摘 要:习关于青年人才的重要论述,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野,紧密联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大局出发,结合青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深刻阐明了青年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意义,科学揭示了青年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及核心素养,系统回答了青年人才工作的原则路径,为新时代做好青年人才工作和深入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摘 要:新时代青年是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坚力量,新时代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是党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一定要遵循中国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律和青年成长成才规律。这“四个规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新时代青年工作要以整体性视角把握“四个规律”,以党的中心工作为政治导向,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青年具体实际,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落实规律要求,增强工作实效。

  摘 要: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做好青年工作,最关键的是要弘扬中国价值观。为此,当代中国青年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的价值认同;要在弘扬中国人的价值观过程中深化对中国为什么“能”的理解,增强“四个自信”;要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过程中拓展世界眼光,增强胸怀天下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摘 要:年轻干部培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关键抓手,应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与不同时代的青年干部特点审慎进行。基于“内化-转化-外化-习俗化”四阶段学习模型,缺乏明确衡量与规划的“内化”、缺乏科学有效引导的“转化”、缺少资源与容错纠错机制支持的“外化”以及缺少良性环境氛围的“习俗化”是当前年轻干部培养的薄弱之处。要应对以上问题,能采用四项措施:建立流程清晰的年轻干部教育系统、试点年轻干部培养“导师制”、提供资源与容错的精细化支持、打造年轻干部分享交流的“云平台”。

  作 者: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张书维;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郭晟豪

  摘 要: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成长于国家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的生活环境,面临着特殊的困难,有其明显的代际特点,也有自身存在的明显问题。年轻干部要有志气,要想干事,以矢志信仰克服前行彷徨,以理论武装克服迷糊思想,以为民情怀克服官僚主义,以对党忠诚克服自由散漫,以严守规矩克服行为走偏。年轻干部要有骨气,要能干事,以“挺身而出”克服保守心态,以勇于“墩苗”克服务虚浮漂,以敢于斗争克服圆滑世故,以艰苦奋斗克服骄娇奢靡。年轻干部要有底气,要干成事,以创新学习克服工学矛盾,以深入实践克服眼高手低,以联系群众克服“孤家寡人”。

  作 者: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教授 吴 庆